一、RCO處理流程詳解
廢氣收集與預處理
收集系統(tǒng):通過管道將廢氣(如噴涂、印刷、化工等工藝產(chǎn)生的VOCs)集中輸送至處理裝置。
預處理:
過濾:去除粉塵、顆粒物(避免堵塞催化劑或蓄熱體)。
除濕/降溫:若廢氣濕度過高或溫度超過設計值(通常需冷卻至300℃以下),需調整至適合催化反應的工況。
蓄熱室預熱
蓄熱體:陶瓷蓄熱材料(如蜂窩陶瓷)吸收高溫凈化后的余熱,儲存熱量。
預熱過程:廢氣通過蓄熱室1時,被蓄熱體預熱至200-400℃(接近催化反應溫度),大幅減少后續(xù)燃料消耗。
催化氧化反應
催化燃燒室:預熱后的廢氣進入催化床層(催化劑多為貴金屬或金屬氧化物)。
低溫分解:在催化劑作用下,VOCs在250-400℃下氧化分解為CO?和H?O(傳統(tǒng)燃燒需600℃以上),顯著節(jié)能且減少氮氧化物生成。
熱量回收與切換
熱量再蓄存:凈化后的高溫氣體進入蓄熱室2,將熱量傳遞給蓄熱體,氣體溫度降至接近入口溫度后排放。
閥門切換:通過自動控制閥門定期切換氣流方向(如每5-10分鐘),使兩個蓄熱室交替進行預熱和蓄熱,實現(xiàn)連續(xù)運行。
余熱利用(可選)
回收的熱量可用于工廠供暖、烘干工序或發(fā)電,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率。
二、技術優(yōu)勢
高效節(jié)能:蓄熱體回收95%以上熱量,燃料消耗比直接燃燒減少70%-90%。
低溫催化:反應溫度低,安全性高,無二次污染(如NOx)。
適用性廣:適合風量大、濃度低(通常<3g/m3)的VOCs廢氣。
自動化運行:PLC控制系統(tǒng)自動調節(jié)溫度、閥門切換,操作簡便。
三、典型應用場景
行業(yè):汽車涂裝、包裝印刷、石油化工、制藥、電子元件制造等。
污染物類型:苯系物、酮類、酯類、烷烴等有機廢氣。
四、注意事項
催化劑保護:避免廢氣含硫、磷、鹵素等導致催化劑中毒的成分。
定期維護:清理蓄熱體粉塵、監(jiān)測催化劑活性(壽命通常2-5年)。
安全設計:設置防爆閥、阻火器,防止VOCs濃度過高引發(fā)燃爆風險。
RCO通過高效的熱量循環(huán)和催化反應,在降低運行成本的同時實現(xiàn)高凈化率(>95%),是當前VOCs治理的主流技術之一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rtop365.com- 上一條 查看詳情 +RTO廢氣處理設備流程
- 下一條 查看詳情 +焚燒爐臥式廢氣